当300斤年轻人说出“我觉得还好”:一场关于生命重量的全民战役
时间:2025-03-18 16:07:26来源:羊城晚报
“一年做600-800台减重手术,且这类病人的平均年龄只有32岁。”这是来自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的统计数据。“肥胖患者越来越年轻化,有的只有二十几岁,体重就达到了三四百斤,分分钟危及生命。”这让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胃肠外科主任医师杨景哥十分担忧。

如何预防肥胖,并且防止减重后的反弹,对肥胖进行规范化管理?去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宣布全面升级减重诊疗体系,着重推动肥胖病防治关口前移。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表示,将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

现状 300多斤体重的他认为“自己还好”

近年来,我国超重和肥胖人群的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肥胖症已成为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为什么肥胖患者如此之多?“我认为,肥胖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陈宏表示,这并非单纯的热量失衡,而是文明病的集中显现。

陈宏主任用三个“超限”来解读肥胖流行的原因:能量超载,食物对城市人群来说,极容易获得,甚至过剩。美团研究院数据显示,夜间外卖订单中,油炸食品占比达47%;代谢超负,食品工业的3000余种添加剂中,15%可能干扰内分泌。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实验证实,常见乳化剂羧甲基纤维素钠可致使小鼠肠道菌群紊乱,能量吸收率提升12%;压力超阈,工作压力大,有研究发现,IT从业者压力性进食发生率高达68%,其内脏脂肪面积是普通白领的1.8倍。

“我曾经在门诊接诊过一名28岁的男性患者,体重有300多斤,太太硬逼着他到医院就诊”杨景哥还追问,“为什么不早一点来就诊呢?”没想到这位患者却说,“我觉得还好。”

记者走进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有的患者体重高达500多斤,只能躺在床上,很难下地行走。杨景哥表示:“从患者体重增加到他意识到自己过于肥胖,需要一段时间;等到肥胖影响到工作和生活,他们意识到要减重,寻求减重治疗也会需要一段时间,比如他们从了解减重手术,到医院接受减重手术,往往都要经过3-5年。”

担忧 超级肥胖的患者越来越多

正是因为很多男性在很长时间里,并不认为肥胖是一种疾病,因此超级肥胖的患者也越来越多,这也使得进行减重手术治疗的患者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作为在全国较早建立减重中心的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目前一年减重手术有600-800台。杨景哥介绍,这些肥胖患者的平均年龄也只有32岁,但平均体重却达到了240斤。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主治医师关炳生介绍,减重手术后从根本上可以控制食物的摄入,一个月可以减重20-30斤,3个月减重40-60斤。

难题 5-10年后仍有5%-20%的人复胖

虽然在减重手术后1-2年时间内,患者的体重减少会相当明显,有些可以减去多余体重的60%-80%,但是,一个令人心碎的消息就是,5-10年的观察数据发现,减重术后,有5%-20%的人群会复胖!

34岁的陈先生术后两年,从270斤下降到160斤,现在他发现复胖了十多斤。因为焦虑所以他再一次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医生了解到,最近一年来,他的工作发生了变化,每天晚上差不多9点才下班。在下班回家之前,就十分饥饿,于是吃饼干、坚果,喝柠檬茶。等回到家才吃晚饭。“换了这份工作之后,四个月体重又反弹了十来斤。”

但陈先生每一餐正餐的饮食量并不多,比如每顿吃饭的量只有手术前的1/2。“以前吃一碗饭,现在只能吃1/3碗,再吃多就噎住了,想吐,吃不下了。但是青菜和肉可以多吃。”之所以会复胖,杨景哥还是认为,每天增加的一餐零食,加上含有糖饮料都是复胖的隐患。这些行为方式不改变,没有任何一种方法能够帮患者长期维持体重,因此需要做好体重的长期管理。实际上,在减重方法的金字塔中三个阶梯中,最底层就是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第二个是药物,第三个才是减重手术。

解决 多学科综合一站式解决肥胖困扰

肥胖绝非仅仅是身材走样,它实则是一种慢性病。陈宏指出,肥胖病堪称代谢紊乱的集大成者,同时,肥胖也是诸多疾病的根源。“事实上,肥胖是所有慢性病的前期表现,往往比糖尿病等疾病更早被察觉。控制肥胖,恰好能体现医防融合关口的前移。”

国家对肥胖防治尤为重视。2024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6个部门启动“体重管理年”活动,倡导并推进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全民体重管理意识与技能,预防和控制超重肥胖,推动慢性病防治关口前移。

在临床上,医生常常为肥胖患者制定饮食和运动方案。实际上,只要患者有减肥意愿,并按照医生的处方执行,短期内或许能取得一定效果。“但仅依靠短暂的生活方式干预,体重反弹率通常在60%-70%。这表明减肥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难在坚持。”陈宏如是说。

珠江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治医师李佶桐向记者介绍:“目前,内分泌代谢科主要采用三师共管模式,对每一位需要减重的人群进行体重管理。比如,我们会要求他们将一日三餐拍照发在微信小群里,营养师会逐一分析其能量是否充足且均衡,运动指导师也会详细制定运动方案,医生则解答他们在减重期间的疑问。”

即便有如此贴心的服务,仍有部分人群难以达到减重目标。

提醒 减肥药并非 “无痛瘦身” 的魔法针剂

目前,在控制体重方面,最大的突破在于创新减重药的出现。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中,在药物治疗方面,明确了目前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成年原发性肥胖症患者减重治疗的5种药物,包括奥利司他、利拉鲁肽、贝那鲁肽、司美格鲁肽及替尔泊肽。除奥利司他外,其余4种药物均为GLP-1类药物。

“这些药物的减重机制主要是抑制食欲。此外,还有部分增加能量消耗的作用,主要通过增加饱腹感和抑制食欲来实现减重,在临床上效果显著。”陈宏说。

除药物治疗外,《指南》还罗列了行为心理干预、运动干预、临床营养治疗等一系列治疗肥胖症的方法。其中,关于力量抗阻训练、有氧耐力运动以及饮食模式等内容,也能为公众提供具体直观的指导。当然,陈宏也指出,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最终都需回归到良好的生活方式,控制好食欲,杜绝暴饮暴食,这样才能减肥成功。“即便体重减轻了50公斤,如果生活方式没有改变,最终仍意味着反弹和失败。”

减肥药的减重效果虽毋庸置疑,但它并非“无痛瘦身”的魔法针剂。有研究显示,单纯依赖药物治疗组2年复胖率达71%,这凸显了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石地位。对于普通人群而言,减肥药在起初显示良好的减重效果时,我们可以在这段时间里,学会如何吃更健康,重塑良好的生活方式。真正健康的减重仍需回归本源——“少吃一口,多动一步”的科学生活方式,或许比任何药物都更为安全持久。

标签:

最新
  • 当300斤年轻人说出“我觉得还好”:一场关于生命重量的全民战役

    一年做600-800台减重手术,且这类病人的平均年龄只有32岁。这是来自

  • WTT重庆冠军赛:王楚钦胜艾利克斯·勒布伦晋级8强

    3月14日,在重庆市巴南区举行的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WTT)重庆冠军

  • 瑞幸咖啡2024年净收入345亿元 净增6092家门店

    中国网财经2月21日讯(记者 陈琼)2月20日,瑞幸咖啡公布2024年第四

  • 重庆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将加快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中新网重庆2月22日电(梁钦卿)21日,重庆市深入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

  • 老年人应该如何“春捂”?中医专家:可采取“三层洋葱穿衣法”

    2月14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基层中医药服务惠及百姓健康主题发布

  • 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对中国储能行业影响几何?

    虽然以生产电动汽车发家,特斯拉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却认为,

  • 河南建设开放型新国企 加快企业“越洋出海”

    中新网郑州1月13日电 (杨大勇)1月13日,记者从河南省国资国企工作

  • 2024年楼市“止跌回稳”:热点城市成交量连创新高

    2024年楼市止跌回稳:热点城市成交量连创新高,地王再现,民企重燃

  • 1小时6-8元?“电量救星”变身“钱包刺客”亟须规范

    原标题:电量救星变身钱包刺客亟须规范我只看到租借价格2元,没想到

  • 投资20亿元的普洛斯清远时尚科技创新谷开园

    中新网清远12月6日电 (记者 王华)普洛斯清远时尚科技创新谷12月5

  • 咖啡飘香稻田边:年轻人在乡村开辟新天地

    在浙江宁波永旺村,一片曾经的垃圾场如今成为年轻人心目中的田野秘

  • 山东滨州一工厂发生二次泄漏?官方通报

    中新网11月28日电 据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湖滨镇人民政府官方微信公

  • 江西靖安:凝聚统战合力 激活文旅产业发展“一池春水”

    中新网宜春11月22日电 (熊锦阳 胡云)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趋势下,

  • 2024世界物联网博览会启幕 全方位展示万物互联生动图景

    嘉宾头戴可视设备直观体验物联网如何连接万物、智能网联汽车在舞台

  • 滑县金融机构聚焦提升服务质效 为企业注入“金融活水”

    这笔资金的到位,让我们的项目没有了后顾之忧,我们将更加用心的投

  • 休宁县流口镇:美了环境 富了村民 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走进位于新安江源头、大源河小源河交界处的休宁县流口镇,秋日阳光

  • 旅游
    • 商丘市场监管局积极参加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线上宣贯会 快播

    • ​西平县应急管理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安全防范工作专题研讨会|视焦点讯

    • “于阗南山·玉河古道”昆仑和田段多学科综合科考成果在新疆和田发布 达成五点共识-每日速递

    • 贝壳公益重阳节启动“我来教您防跌倒”社区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