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丨中原、良渚、三星堆三地博物馆馆长连线畅谈—— 中华文明为何是“多元一体”格局
时间:2023-03-30 18:06:15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中华文明为何是“多元一体”?中原文明、三星堆文明、良渚文明相互之间是否存在影响?9月19日至22日,河南日报·顶端新闻联合浙报集团·天目新闻、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共同推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我们的五千年”大型融媒直播活动,带领观众分别走进河南博物院、三星堆博物馆和良渚博物院,通过沉浸式逛馆,让观众对中华文明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中原文化是中华文明主根脉

“五六千年前的中国大地上,多个区域都出现了文明的迹象。”河南博物院副院长张得水说,5800年前,长期生活在陕西、河南之间黄河峡谷地带的庙底沟先民,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庙底沟文化,向外辐射影响了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以豫西为中心,开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彩陶时代。“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首次文化大整合。此外,庙底沟文化核心区域还逐渐成为中国历史演进的最中心地区。”张得水说。

以大河村遗址、双槐树遗址为代表的伴有都邑性质的大型聚落在黄河中游地区接连诞生,这表明在5300年前,在河南中部地区已形成早期文明。

二里头是中国考古史上一个极为耀眼的名字,其被实证为一处具有广域王权国家性质的都城遗址,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形成对国家的认同。从二里头开始,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从满天星斗到月明星稀,即从无中心的多元进入有中心的多元。

良渚文化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年

良渚古城的发现证明了在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环太湖流域曾存在过一个以稻作农业为经济支撑、出现明显社会分化、具有统一信仰的区域性早期国家,为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提供了独特的见证。

在良渚古城外围,建有大型多功能水利系统。“良渚水利系统不仅有灌溉、防洪的作用,还能起到更为关键的调水功能,相比世界其他流域古文明,良渚水利系统更像是一个完整的水利系统。”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执行院长马东峰说。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水利系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据估算,营建良渚古城的宫殿、城墙和水坝所需土石方总量达1000余万立方米,需要有效地组织和调动庞大的社会劳动力和物质资源,如果没有国家形态的权力和能力是很难实现的。良渚古城的营建和使用,恰恰证明了良渚已经成为权力中心、政治中心。

三星堆文化是区域性文明代表

在“馆长逛馆”直播中,三星堆博物馆馆长雷雨向观众展示了三星堆博物馆馆藏的青铜神树、青铜大立人、嵌绿松石铜牌饰、陶盉等文物。

这些造型奇特的文物,不仅展现了古蜀人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手工业技术,还与国内其他很多地区文明元素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例如铜牌饰、陶盉都是中原夏文化的典型器物,三星堆的龙虎尊与河南安阳殷墟的虎食人卣在题材和文化内涵上非常相近,有领玉璧、玉璋、玉戈在河南、陕西、山东以及广大的华南地区都有发现,玉锥形器、玉琮等带有长江下游良渚文化的特点。

雷雨认为,三星堆代表的文明是区域性文明,是众多区域文明中发展程度最高、最为独特的一支。以地域文化为基础,广泛吸收了其他地区尤其是中原的文化因素。三星堆的发现,让中华文明在商代晚期的内涵变得更加丰富,进一步阐释了古蜀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甲骨文之外,良渚和三星堆有可能找到文字吗?考古人在良渚寻找文字的脚步从未停歇,甚至从文物上提取了600多个刻画符号进行研究讨论,但始终无法认定为成熟的文字。马东峰认为,良渚古国的大型水利工程需要调动管理成千上万劳动力,不靠文字来记录,在今天是很难想象的。他推测,在江南潮湿的环境中,很多载体无法保存,因此导致良渚文字遗失也是有可能的。

雷雨相信三星堆一定有文字,只不过人们还没有找到,或许先民把文字记录在有机物上,没能保存下来。

在张得水看来,殷墟发现甲骨文,说明在商代晚期就已经出现了成熟的文字系统,在此之前,一定存在甲骨文的发展阶段。在更早的仰韶文化各个地区都发现了大量的刻画符号,龙山文化各个地区包括石家河文化,也都发现了刻画符号。这些符号和文字有没有关系,还有待研究。(河南日报记者 温小娟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弋)

标签:

生活指南
  • 2022年全国计划招聘特岗教师6.7万名 河南8400名

    教育部、财政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2022年全国计划招聘特岗教师67000名

  • 未来一周河南气温将居高不下 部分县市直冲42℃

    热!成为最近一周河南人的口头禅。6月16日,省气象台预报显示,未来一周河南气温将居高不下,北中部部分县市直冲42℃。本轮高温天气具有发

  • 河南出台22条意见 深化公证体制机制改革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公证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公证事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豫政办〔2022〕51号各省辖市人民政府,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

  • 中原科技城优秀人才经济贡献奖励政策出台

    中原科技城优秀人才经济贡献奖励政策出台引入市场薪酬评价机制 鼓励人才积极创新创业激励创新,引领发展。市政府近日印发《中原科技城优秀

  • 以综合治理新成效 汇聚网络空间正能量

    6月15日,全省基层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现场会在开封举行。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战营出席并讲话。王战营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 万人助万企|前5个月河南省新增包联企业3.9万家

  • 郑渝高铁、济郑高铁濮郑段6月20日开通运营

    6月15日,记者从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6月20日零时起,郑州铁路将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届时,京广高铁京武段将常态化按时速350

  • 楼阳生拜会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

    6月14日,省委书记楼阳生在郑州拜会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张军一行。张军对河南省委和省政府高度重视检察工作给予赞赏,对河南经

  • 绿色低碳 节能先行 2022年河南省节能宣传月活动正式启动

    践行绿色低碳转型战略,加快建设美丽河南。6月13日,2022年河南省节能宣传月云启动仪式举行。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河南省发展改革委联合大

  • 今年前五个月河南全省外贸总值同比增长7.1%

    6月14日,郑州海关发布消息,今年前5个月,河南外贸进出口总值为3322 5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同)增长7 1%。其中,出口2042亿元,增长5

  • 楼阳生:做强“空中丝路” 做大枢纽经济

    6月14日,省委书记楼阳生为河南民航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揭牌。 记者 董亮 蔡迅翔 摄6月14日,河南民航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揭牌暨航空

  • 河南:十二条土地新政策助力稳经济促增长

    记者从6月14日召开的全省自然资源系统服务保障稳经济保增长工作视频会议上获悉,经省政府同意,省自然资源厅出台12条稳经济促增长规划用地

  • 河南最新物流行业纾困措施来了 多税种减半征收

    为给河南省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货运保障工作再上一道保险栓,6月14日,河南省公布了《支持物流行业纾困解难若干政策措施》(下文简称《措施

  • 10点开抢,郑州第二波500万电商消费券来了

    自6月10日我市首批电商消费券发放以来,受到广大市民热切关注和积极参与,领取率与核销率频创新高,消费热情高涨。深感京东上抢不到?别着

  • 新增17个行业可缓缴社保费!河南扩大助企纾困政策实施范围

    记者从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着力保市场主体保就业保民生,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

  • 提高提取额度 优化贷款流程 河南加大住房公积金助企纾困力度

    6月10日,记者从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获悉,该厅近日印发《关于明确住房公积金阶段性支持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

  • 民生
    • 河南“五星”支部创建省级示范培训班7月4日开班

    • 河南:密织养老防骗网 守得夕阳无限好

    • 2022年6月,河南省政府出台了这些重要政策

    • 今年河南招聘特岗教师1.68万!招聘条件、岗位设置公布